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夯实美丽兰州根基 ——论学习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顺应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大势,结合兰州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实际,提出要持续贯彻“先发力、带好头”重要嘱托,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这是增强对“先发力、带好头”殷殷嘱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生动体现和实际行动,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快美丽兰州建设的关键所在和治本之策。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期间,亲临兰州实地察看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情况,作出“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重要指示。这一重要指示不仅仅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单方面要求,而是对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也是做好兰州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总遵循。只有从本质上深刻理解、在全局中准确把握“先发力、带好头”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实做好,才能保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涸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兰州作为黄河上游的中心城市,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和特殊使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要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必须在把握新型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产业绿色发展、绿色转型之路。要聚焦农牧复合型精致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依据新版国土空间规划,深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体系治理,因地制宜发展“甘味”产业。要积极推动新材料、新食品、新能源、新算力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培育壮大绿色石油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高端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重塑“四梁八柱”绿色制造产业体系。要全面发展知识城市服务产业,加快兰州老工业基地城市向知识城市转型,推动城市安全服务产业在兰州系统集成。要抢抓国家“双碳”战略重要机遇期,协同推进西固石化产业区有机更新,稳步实现产城融合、“双碳”平衡、安全运行,全面打造兰州石化产业绿色发展实践范例。
污染防治攻坚战是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之一,也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强力推进氮氧化物减排重大工程治理和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深入开展黄河兰州段工业污染企业和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加快实施雷坛河、呢嘛沙沟等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系统推进兰州新区北部防护林带建设,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兰州建设进程。要全域规划建设黄河风情线大景区,打造黄河安澜行洪、黄河母爱共享、黄河生态造福的“黄河福道”,着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挖掘南北两山生态文化内涵,加快推进四库全书等生态型精致景区开发,让“黄河城市、精致兰州”持续“先发力、带好头”。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是兰州赢得未来必须答好的课题。按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绿色转型主攻方向,依托绿色制造创新体系,着力构建兰州制造绿色产业体系,就一定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多成果和更大进展,让绿色成为兰州高质量发展最鲜明最亮丽的底色,让金城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兰州日报评论员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